個人成長這件事兒,永遠是越早行動,收獲越大。
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制定具體的目標。目標不能含糊,比如說一年要讀好多本書、一定要去旅游、我要開始運動……而是要有明確的數(shù)字,比如一年讀30本書、學會2個技能……
如果覺得年度計劃太龐大,那么可以拆分成季度、月度、周度??傊?,一定把目標可量化,變成一個可以具體實施的落地計劃。
這是一場馬拉松長跑,而不是百米沖刺,我們要穩(wěn)步前行,才能走到終點。
定具體目標的好處,是讓人有目標聚集的方向,不再迷茫,時刻提醒著自己,不要渾渾噩噩度日。
名家畫廊 | 東山魁夷
第二件事,是改變惰性的慣性思維。
很多人計劃讀完30本書,列出書單和計劃表,把每月、每周、每天的讀書時間分配好,準備拿下每一本。
打算減肥,目標10斤,然后每天運動、控制飲食,記錄自己的體重變化,規(guī)定每周最少運動次數(shù)和時間等等。
結(jié)果就是,90%的人都沒能堅持下來。
其實這很正常,因為身體操控精神絕大程度上都會失敗的,因為人慣有的惰性使然。
我們要學會用精神操控身體,比如讀書,不管你多抗拒,多不愿意,都讓自己的身體先坐下來,翻開書讀五分鐘,至少十五分鐘,你就會慢慢地讀下去。
比如鍛煉,不想鍛煉的時候,什么都可以變成借口,天氣不好、今晚加班、身體不舒服......
怎么辦呢?
強制自己的身體去鍛煉的地方,抬抬腿跳跳繩,或者跟著視頻運動,然后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動起來也不是那么難。
身體有欺騙能力,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。
身體會在精神還沒行動之前,啟動所有感官欺騙你,設(shè)置無數(shù)個障礙——頭暈、手痛、心累等等,讓你不想行動,找借口懈怠。
一旦你識破了身體的謊言,去做該做的事情,身體會自然而然地接受變化,并順勢繼續(xù)下去,甚至還能改變動機,將痛苦變成快樂。
這也是自律的人,為什么會越來越自律的原因。打敗惰性的慫恿,克服自己的拖延癥,讓精神推自己一把力,幫助自己掌控生活。
名家畫廊 | 東山魁夷
第三件事,是過濾過剩的碎片信息。
如今網(wǎng)上信息過量,有的人不會區(qū)分優(yōu)質(zhì)和劣質(zhì)信息。他們被動地接收信息推送,感覺到被信息群體圍攻,不知道什么該學、什么不該學、該從哪兒學、怎么學,產(chǎn)生信息過載的焦躁感。
如何整理碎片化信息?首先要學會篩選信息。我們需要提高的是思考能力,對看到的信息進行思考,想清楚對自己有沒有用。思考得多了,自然就有分辨信息的好壞標準。
其次,是學會整理信息。把現(xiàn)有的資料消化鞏固,就能有很大的進步了。然后再去收集新的知識。
最后,是對吸收的信息進行管理。信息管理,就是一直強調(diào)的復盤,這一步最有用。
這三件事,只是自我增值的冰山一角,你要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,并強有力地堅持下去。
種一棵樹,最好的時間是現(xiàn)在,等待樹的成長,需要耐心。
切記不要太過功利,也不要急求結(jié)果,享受過程,用心體會我們每個瞬間的突破。
相信時間差的力量,做你該做的,時間會公平地給每個人寫出該有的結(jié)局。
本文轉(zhuǎn)自于 慢青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