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盛和夫:所謂扭轉(zhuǎn)人生,不過是對工作極度認真
稻盛和夫認為:人生的方程式由“能力、熱情、思維方式”三個要素組成,這是人生的正確思維!擁有正確思維,然后去刻意練習、積累,每個人都可以離幸福和成功很近!你想獲得事業(yè)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嗎?如果你想,很簡單: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。工作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、為了吃飯、獲取報酬,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工作首要的意義。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,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,這沒有錯。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——這是我的觀點。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,有的僧人經(jīng)歷長期嚴格的修行,也未必能夠做到。日復一日勤奮地工作,可以鍛煉我們的心志、提升人性。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,磨礪了心志,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,在生活中沉穩(wěn)而不搖擺。同時我衷心希望,生活在現(xiàn)代的年輕人,你們承擔著對未來的責任,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惡勞,不要逃避困難。希望你們秉持一顆純樸的心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。希望你們記住下面這句話:工作能夠鍛煉人性、磨礪心志,工作是人生最尊貴、最重要、最有價值的行為。工作最重要的目的,在于通過工作來磨煉自己的心志、提升自己的人格。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值得玩味: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上,有一個未開化部落的村莊,那里的人們都認同“勞動是美德”這一觀點。在他們的生活中滲透著一種純樸的勞動觀:“認真勞動能塑造美麗心靈、美好的工作產(chǎn)生于美好的心靈”。大約在十年前,我和一位德國領(lǐng)事對談時聽到:勞動的意義不僅在于追求業(yè)績,更在于完善人的內(nèi)心。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,聚精會神、精益求精,就是在耕耘一個人的心田,可以造就一個人深沉厚重的人格。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、歷盡艱辛、埋頭于自己的事業(yè),才取得了巨大成功。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,在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,他們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。原本我也不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,我曾經(jīng)認為,在勞動中要遭受苦難的考驗,這簡直是對人的折磨。孩童時代父母常教導我:“年輕時的苦難,出錢也該買”。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出言不遜的孩子。這樣的道德說教,同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年輕人一樣也曾不屑一顧。大學時我的專業(yè)是有機化學,為了畢業(yè)前求職突擊學了無機化學。在進公司后,辭職的念頭以及“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”之類的迷惑和煩惱也困擾著我。我決定專心投入工作,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,成為無機化學領(lǐng)域嶄露頭角的新星。這時我甚至產(chǎn)生了“工作太有意思了,太有趣了,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”這樣的感覺,辛苦不再被當作辛苦,周圍人們對我的評價也越來越高。在這之前,我的人生可以說是連續(xù)的苦難和挫折。這不僅使得我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環(huán),也在不久后迎來人生的第一次“大成功”。
如何投入工作?我原本也像隨處可見的小青年一樣,興趣多變,不善于將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。那么像我這樣的年輕人,為什么在50年這么漫長的時間里能夠一心一意專注于工作呢?那是因為我付出了努力,我讓自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。只要改變“心態(tài)”,每個人周圍的世界就會發(fā)生戲劇性的變化。2.想要成就某項事業(yè),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
所謂“自燃型”的人,就是從來不會“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干”、“因為有了命令才工作”的人,而是“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(fā)去干”的主動積極的人。要想將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出來,讓工作順利進行,就必須成為熱愛工作的“自燃型”的人。要成為“自燃型”的人,在熱愛自己工作的同時,必須持有明確的目標。像我這樣的經(jīng)營者,整天考慮的就是,公司“應該做這個”“應該那么干才更好”這樣的問題。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,也可以自己心中描繪自己將來的夢想,思考:我想做怎樣的人、我想干怎樣的事等問題。① 持續(xù)的力:能將“平凡”變?yōu)椤胺欠病彼^人生多年以前,在京瓷滋賀縣的工廠里,有一位工人,初中學歷?!斑@事要這么做”,當上司教他時,他總是一一記下。他每天雙手粘黑,額頭流汗,只要是上司布置的工作,他總是日復他總是日復一日,不厭其煩地認真完成。在工廠里他毫不顯眼,一直默默無聞,但從無牢騷,也從無怨言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孜孜不倦,持續(xù)從事著單純而枯燥的工作。20年后當我與他再次見面時,我大吃一驚,那么默默無聞、只是踏踏實實從事單純枯燥工作的人,居然當上了事業(yè)部長。令我驚奇的不僅是他的職位,而且言談中我體會到,他已經(jīng)是一個頗有人格魅力且很有見識的優(yōu)秀的領(lǐng)導。“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,你很棒!”我由衷地贊賞他。他看上去毫不起眼,只是認認真真、孜孜不倦、持續(xù)努力地工作。但正是這種堅持,使他從“平凡”變成了“非凡”,這就是“持續(xù)的力量”,是踏實認真、不驕不躁、不懈努力的結(jié)果。正如托馬斯·愛迪生所言,成功中“天分”所占的比例不過只有1%,剩下的99%都是勤奮和汗水。那些讓人驚奇的偉業(yè),幾乎都是極為普通的人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一步一步持續(xù)積累的結(jié)果。“我想要這樣、我想要這種狀態(tài)”——描繪你心中夢想的目標,然后乘上噴氣式飛機,頃刻之間飛躍千里,馬上到達目的地—世上沒有這樣高超的方法。“偉大的事業(yè)”乃是“樸實、枯燥工作”的積累。如果有人哀嘆自己沒有能耐,只會“認真地做事”,那么,我想對他說,你應該為你的這種“愚拙”感到自豪。看起來平凡的、不起眼的工作,卻能堅韌不拔地去做,堅持不懈地去做,這種“持續(xù)的力量”才是事業(yè)成功最重要的基石,才體現(xiàn)了人生的價值,才是真正的“能力”。不像豹子那樣行動迅猛,而是像牛一樣,只是“笨拙”地、“愚直”地、持續(xù)地專注于一行一業(yè)。不斷努力的結(jié)果,讓他們不僅提升了能力,而且磨煉了人格,造就了高尚美好的人生。“我要在未來某個時點實現(xiàn)這個目標”,要下這樣的決心。然后,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能力,以便在“未來這個時點”實現(xiàn)既定的目標。如果只用自己現(xiàn)有的能力來判斷決定“能做”還是“不能做”,那么,就不可能挑戰(zhàn)新事業(yè),或者實現(xiàn)更高的目標。“現(xiàn)在做不到的事,今后無論如何也要達成?!比绻狈@種強烈的愿望,就無法開拓新領(lǐng)域,無法達成高目標。這句話意味著“人具備無限的可能性,人的能力有無限伸展的可能”。堅信這一點,面向未來,描繪自己人生的理想。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,很輕率地下結(jié)論說:“我不行,做不到”。這是因為他們僅以自己現(xiàn)有的能力判斷自己“行”還是“不行”。這就錯了,因為人的能力,在未來,一定會提高,一定會進步。事實上,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,幾年前來看,你也會想:“我不會做,我做不好,無法勝任?!?/span>可是到了今天,你不是也覺得這個工作挺簡單的?因為你已經(jīng)駕輕就熟了。人這種動物,在各個方面都會進步?!耙驗槲覜]有學過,沒有知識,沒有技術(shù),所以我不行。”說這話可不行,應該這樣思考:因為我沒有學過,所以我沒有知識,沒有技術(shù)。但是,我有干勁、有信心,所以明年一定能行。就從這一瞬間開始,努力學習,獲取知識,掌握技術(shù),將來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開花結(jié)果。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長。對人生抱著消極態(tài)度,認為自己的人生就將以碌碌無為而告終,這么思考的年輕人并不多。但是,一旦面臨困難的問題時,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脫口而出說自己“不行”。絕對不要說“自己不行”這種話。面對難題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,“現(xiàn)在也許不行,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”。相信自己,對“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”進行具體深入的思考,只有這樣,通向光明未來的大門才會打開。為什么?因為苦難能夠教育人,促進人的成長。相反,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往往容易犯錯誤。有不少獲得巨大成功的經(jīng)營者,他們?yōu)槌晒Φ拿谰扑兆?,陷于傲慢,犯了錯,以至于晚節(jié)不保,辛苦創(chuàng)建的企業(yè)走向衰敗,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。雖說盛衰榮枯乃世間常態(tài),但是令人心酸的悲劇仍屢屢上演,不正常似乎成了正常。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,不應牢騷滿腹,不要怨天尤人,而是要忍受考驗,堅持努力,一點點積累小小的,然而是確鑿的成功,最后將逆境轉(zhuǎn)化為順境。在成功和幸運的時候,要不驕不躁,抱著真誠的感謝之心,仍繼續(xù)堅持努力,使成功得以長期持續(xù)。無論苦難或成功,都是對我們的考驗??嚯y不會沒完沒了,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(xù)。得意時不忘形,失意時不消沉,每天每日勤奮工作,這比什么都重要。在勝利和挫折的考驗中,每一天都拼命努力,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種子。人生難免有失敗的時候。這時候絕不可心情郁悶,不要有感性的煩惱。所謂“覆水難收”,一旦潑出去的水就難以收回,沒有必要老是后悔,老是懊惱。“為什么會干那樣的事?”“當時不那么干就好了!”這樣想其實無濟于事,你完全沒有必要為失敗而煩惱不已。應該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,誠懇反省,“是什么原因讓我干那樣的傻事?”必須嚴肅地質(zhì)問自己。人生也好,工作也好,總是會充滿痛苦和煩惱,不可能時時順心。經(jīng)過充分反省之后,就朝著新的目標,滿懷希望、心情開朗地采取行動,開始努力工作。這樣才對。人都是在反反復復的失敗和錯誤中成長、發(fā)展的。失敗了沒關(guān)系。只要失敗后認真反省,然后把精力轉(zhuǎn)向新的行動,那么即使一時被逼入窮途末路,最后也一定能獲得成功。針對自身所處的環(huán)境,是采取卑屈、怨恨等消極的態(tài)度,還是把困難的任務當作自己發(fā)展的機會,以積極的態(tài)度去應對?選擇不同的態(tài)度,走不同的道路,到達的終點也會大相徑庭。抑制“自我”,釋放“真我”,讓利他之心活躍起來,這樣的作業(yè)就是“反省”。讓反省為“完美”畫上句號“竭盡全力、拼命工作”,再加上“天天反省”,才能為你的完美主義畫上最美的句號。這樣,我們的靈魂就會被凈化,就會變得更美麗、更高尚。若只知步別人的后塵,則絕不能開拓新的事業(yè)。每天,哪怕很少一點,也要在“創(chuàng)造性的工作”上下功夫。無論多么渺小的工作,都積極去做,抱著問題意識,對現(xiàn)狀動腦筋進行改良。不滿足于現(xiàn)狀,總想做得更好,總想不斷提升自己,有沒有這種“想法”或許就是產(chǎn)生“成功”與“失敗”之間差距的根源。每天一點的鉆研創(chuàng)新,日積月累,今天比昨天進一步,希望做得更好,這種“上進心”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,也是進入真正的“創(chuàng)造”之門的秘訣。開拓新事業(yè)并讓它獲得成功的人,多數(shù)是天性樂觀的人,他們能夠開朗明快地描繪自己的未來。“頭腦里閃過這樣的念頭,按現(xiàn)在的情況實現(xiàn)的可能性不高,但要是拼命努力的話,一定能夠成功,那么干起來吧!”這種性情樂觀的人容易接近成功。在推進看來非常困難的新事業(yè)時,我經(jīng)常起用這種“盲目樂觀的馬大哈式的人物”。他們雖然頭腦簡單、有點“馬大哈”,但聽到我新的設想時,馬上就會天真地表示贊同:“這很有意思,一定得干!”甚至當場卷起袖管,躍躍欲試。我常常委派這樣的人擔任新項目的領(lǐng)頭人。頭腦聰明的人中,悲觀論者居多。這些人頭腦敏銳,自以為有先見之明,似乎在事情實行之前就能判斷成敗。當和他們提到新的構(gòu)想時,他們往往下消極否定的判斷:“這很難”,“實現(xiàn)的可能性不大”。悲觀派雖然有一定的先見之明,但他們的消極態(tài)度往往抑制了項目的實行力和推進力。而樂觀派正好相反。所以在項目構(gòu)思和開始階段,我會借用樂觀派的力量,讓他們當牽頭人。但當這種構(gòu)想進入具體計劃時,再全部委托樂觀派就很危險。這時就要委托性格謹慎、深思熟慮、對事物善于觀察的人當副手,事先設想到所有的風險,慎重細致地建立起實際的行動計劃。一味謹慎也不行,悲觀的人在設想的困難和障礙面前,往往鼓不起實施的勇氣,計劃一旦進入實行階段,又要回到樂觀論,必須采取堅決果斷的行動。“樂觀構(gòu)思、悲觀計劃、樂觀實行?!?/strong>我認為,這就是向新課題發(fā)起挑戰(zhàn)最好的方法。
我在1982年京瓷的經(jīng)營方針發(fā)表會上提出了如下口號:實現(xiàn)新的計劃關(guān)鍵在于不屈不撓、一心一意。這一段話,是從提倡積極思考的哲學家中村天風先生的著作中摘錄的。這段話的意思是:如果你期望實現(xiàn)新的計劃,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也絕不能放棄,必須全神貫注、全力以赴,用高尚的思想和強烈的愿望不斷描繪心中的藍圖。活躍在20世紀初期的英國啟蒙思想家詹姆斯·埃倫,在他所著的《原因與結(jié)果的法則》一書中,非常精彩地表達了這個觀點:心地骯臟的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涉足的領(lǐng)域,心靈純潔的人隨意踏入就輕易獲勝,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。原因是,心靈純潔的人總是氣定神閑,他們總是以更為明確、更強有力的目的和意識來引導自己能量發(fā)揮的方向。只要抱著純粹的、美好的、強烈的愿望,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,任何困難的目標都一定能夠?qū)崿F(xiàn)。這就是京瓷和第二電電成長發(fā)展的歷史已經(jīng)證明的“真理”。“只要具備純粹而強烈的愿望,就必定能成功!”相信這一點,自始至終懷抱一顆純凈而美好的心,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,新的事業(yè)就一定能成功。即使是平凡簡單的工作,只要不斷地鉆研創(chuàng)新,也會帶來飛躍性的進步。在每天的工作中時刻思考“這樣做是否可行”,帶著“為什么”的疑問,今天勝過昨天,明天勝過今天,持續(xù)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善與改良,最終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。我的工作觀乃至人生觀,可以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,它就是:人生·工作的結(jié)果=思維方式×熱情×能力。為什么會想出這個方程式呢?因為我初中升學考試、大學升學考試、就職考試,每次都不理想,志愿都落空。所以參加工作以后我就不斷思考:“像自己這樣平凡的人,如果想要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,究竟需要什么條件呢?”同時,觀察周圍,既有工作和人生都很成功的人,也有很失敗的人。看到這種情形,我就想:“為什么有的人人生和工作都很順利,有的人卻不順利,這中間有沒有什么法則可尋呢?”在京瓷創(chuàng)業(yè)后不久,我就想出了這個方程式。此后我就遵循我的方程式努力工作,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前進。不僅我自己努力實踐這個方程式,而且一有機會我也會向員工們解釋這個方程式的重要性。這個方程式由“能力”“熱情”“思維方式”三個要素組成。所謂“能力”,就是指智能、運動神經(jīng)或者健康等,這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。帶著優(yōu)秀的資質(zhì)來到這世上,在漫長的人生中,這是最初被授予的一筆重要的財富。但是,由于它是先天的,所以不涉及每個人的意志和責任。這種可稱為天賦之才的“能力”,如果用分數(shù)來表示,就因人而異,從“0分”到“100分”。不過,這個“熱情”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決定。我把這個“熱情”發(fā)揮到極致,持續(xù)做出了無限度的、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。最近就有一些風險企業(yè)的經(jīng)營者,他們才華出眾、熱情洋溢,創(chuàng)建的企業(yè)一舉上市,就獲得了巨額財富。然而,他們以為“金錢可以買到一切”,逐漸變得旁若無人、一意孤行,最終失足落馬,頃刻從華麗的舞臺上消失,受到社會的制裁。我認為,這類負面的“思維方式”如果不改正,不管你有多少財富,你都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。要度過幸福的人生,要把工作做到最好、事業(yè)做到最大,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、正面的“思維方式”。要度過幸福的人生,要把工作做到最好、事業(yè)做到最大,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、正面的“思維方式”。如今回顧自己70余年的人生,我可以向大家斷言,這個“人生方程式”:真實地、準確地表述了我們的工作和人生,它可以成為指示方向的路標,引導我們度過更加美好的人生。諸位讀者,我也希望你們持有正面的“思維方式”,滿懷“熱情”,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,把自己所持的“能力”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出來,正面面對自己的工作,把工作做得更出色。如果能做到這些,我可以保證,你們的人生一定會碩果累累,一定會幸福美滿。熱愛自己的工作,你就會全身心投入;全身心投入,就會產(chǎn)生良好的工作結(jié)果。這種工作態(tài)度和工作結(jié)果不但能獲得周圍人的肯定,而且會讓你從內(nèi)心感到滿足并產(chǎn)生自信。而這又會成為動力,激勵你更努力地投入工作……這樣的良性循環(huán),不僅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從某種意義上講,它甚至就是成功的充分條件。因為這種良性循環(huán)可以改變你的命運。轉(zhuǎn)變自己的心態(tài),從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到喜歡、熱愛乃至迷戀自己的工作,命運就從這里開始發(fā)生了變化。
本文轉(zhuǎn)自于 3W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深度精選
以上內(nèi)容(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(nèi))為自媒體平臺“才匯云網(wǎng)”用戶上傳并發(fā)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。